一、指导思想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执行省港中2012年9月—2015年8月三年发展规划,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文件精神。通过目标驱动,活动促动,名师带动,科研推动,利益驱动,关心感动,打造责任型、智慧型、幸福型教师队伍。唱响“师德教育”主旋律,组织好教师各种类型培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教科研带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落实、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做好职称、人事、档案整理及其它日常工作,务实创新,与时俱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努力开创学校师训和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二、工作目标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1.践行师德承诺、落实志愿导学,继续开展禁止有偿家教专项整治活动,建设高尚师德师风。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2.抓好各级各类培训和教学竞赛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3.深化《“宜文化”的生态教育研究》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建设。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4.做好十二五课题的指导和管理,提高学校的教科研层次和教师的教科研能力。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5.以镇江市和丹徒区名师工作室为龙头,加快骨干教师的培养。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三、具体措施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专业发展环境。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加强师德教育,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树立典型,弘扬正气,用身边的先进人物、优秀事迹(继续开展魅力教师评选),引导教师做充满爱心、品格优秀、业务精良、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倡导爱岗敬业的社会责任、严谨笃学的治学态度、奋发进取的创新精神、淡泊名利的道德情操。探索绩效考核背景下教师队伍管理的新思路,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引导教师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要把“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师德承诺活动深入推进,要依托年级部,进一步落实名师教师志愿导学活动。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加强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教育,严格职业纪律,规范从教行为。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注与期盼,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继续严肃查处极少数在职教师有偿家教和收受礼品礼金行为,有效遏制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现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完善师德考评机制、师德作风监督机制,设立师德建设举报电话(学生宿舍区)和双休日家长接待日制度,继续开展学生评教师,家长评教师和教师互评活动,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爱作为教育的重要途径,以父母之心、手足之情关爱、服务每个学生,将学生摆在学校工作的第一位置,包容学生、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张扬个性、尊重人、适合人、发展人,打造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富有个性特质的“宜人教育”,以自己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范教育感染学生,以良好的个人形象和出色的工作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尊重。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2.加快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战略合作、名师导航、进修送学、点课、磨课、公开课、校本培训等多元化的培训进修,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分层次、分学科继续选派教师参加省市培训、引智培训和出国培训。本年度要继续认真落实与陕西师范大学“战略合作基地学校”的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高层次教育研究机构在教师培训、课题研究和论文发表方面的作用。今年继续委派化学教师出国学习交流。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根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方案,进一步做好教师暑期集中培训,建立“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校本研修制度。加大图书更新的投入和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发挥教育信息网和教师图书阅览室作用,促进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阅览室的期刊杂志自主学习、自主培训、自我提高。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层次的培训和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力争实现2015年研究生学历达33%的目标。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基本功竞赛和优质课、教师网页、课件制作评比以及“教海探航”、“新世纪园丁大赛”等高层次论文评比和业务竞赛活动,鼓励教师沿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务实之路,从事“草根化”科研,加大教师在业务竞赛和教科研方面的奖励力度以及各类进修培训的投入,积极营造教师自主发展的学习文化和主动学习愿望。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激发教师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实现教师培训由“任务驱动”向“主动发展”的转型。加强教师专业素质考核,促进教师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提高。落实教师发展目标管理和评价,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构建业务见长、梯度晋升的教师专业成长、主动发展新的格局。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包括师德修养、教学能力、敬业精神)得到有效提升。以建立教师梯队、强调分层管理为突破口,对不同层次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量体裁衣”的教师成长菜单。每位教师明确自我发展的类型与层次,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在个人申报、教研组推荐的基础上,学校确定一批培养对象,重点培养,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人民教育家为梯队的名师队伍。对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后备、高级教师后备人员摸底排队,及早提醒组织学习标准(相关评审条件),对标找差,以点带面,重点培养。加大优秀教师培养力度,做好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申报工作,努力造就一批市内知名的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将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赏识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3.认真实施刚刚创建成功的江苏省普通高中基地——“宜文化”综合学习课程基地项目,开展好项目建设(目标、思路和工程),把握好项目进度,发挥好项目效用,要注重硬件建设与内涵提升,注重实践创新与互动应用相结合。以课程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项目引领发展,以课程丰富内容,以基地拓展课堂,提升学校发展内涵,也促进全校教师和学生素质的进一步提高。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4.名师是学校的窗口,更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到高层次的源动力。本年度将以镇江市名师工作室——束鹏芳和於罗英名师工作室和丹徒区名师工作室——叶忠明名师工作室、蒯忠山名师工作室为依托,系统打造名师队伍。要加强对名师工作室的服务和推动,保证对名师工作室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在教学质量提升、教科研层次提升方面的作用,尤其要更加关注主要学科的名师工作室的活动,通过活动,使各主要学科在拔尖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的培养上取得更大的成绩,有更大的突破。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5.做好科研骨干的培训工作,促进“教科研”一体化,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观摩、名师讲堂、教学沙龙等形式分层培训科研骨干。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校本研究(教育案例、微课研究)。组织省、市级论文评选活动,2014年市级以上获奖论文29篇,市级以上发表论文53篇。教学竞赛、微课比赛、说课比赛市级及以上获奖29人次。目前论文的发表篇数已经达到要求,但是出现的现象是少数教师发表论文较多,不少教师的论文还停留在市级获奖层面,要达到有30%的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或在省级论文竞赛获得一、二等奖及省辖市级论文竞赛一等奖的目标,还需要全体教师的努力。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6.规范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过程管理、结题鉴定、成果评比等工作,做好组织、管理、评比、推广的统筹工作,营造有利于学校教育科研的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对全校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相关培训,加强对现有各级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成果总结,督查现有各级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对已到期的市级研究课题和省级课题,做好资料的归类整理和结题工作。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7.在现有个人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研究,努力打造课题研究品牌。现有省级以上课题2个,语文学科省级重点课题已经开题,市级课题25个,组织召开课题研究推进会,指导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题研究,计划在3月份,对已到结题时间的6个课题进行结题。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8.推进课程基地建设,办好《宜人教育》、《省港中报》刊物,不断提升刊物层次和品位。 2013年8月,我校审报的“宜文化综合学习课程基地”被列入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后,学校基地建设开展了宣传培训、前期投资(20余万元)、成立社团、教学实施等工作。本学期,根据课程基地建设方案,积极开展基于课程基地的社团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组织了相关教师结合课题研究,目前已经成立了42个社团,完成了课程资源与实验方案的开发与制定。社团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学校组织各学科教师积极开展宜教育课题的研究探索,并不断研讨利用课程基地开展教研活动的方案,开发宜教育相关课程资源,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同时,依托课程基地的建设,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创建镇江市、区级名师工作室,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0Ud江苏省大港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