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处室频道 > 关工委

《镇江日报》报道我校“仁爱”党建品牌

时间:2018-05-15 12:48:04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515日,《镇江日报》以《省港中:“仁爱”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题,大篇幅报道了我校“仁爱”品牌党建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果。
未标题-2.jpg
 
附报道全文: 
 

省港中:“仁爱”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gjh江苏省大港中学

  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他们准备各不相同的个性化作业。“这样的做法,老师不累吗?”面对记者的询问,江苏省大港中学陈成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累!但是有效。”因为这种“按需分配”的作业模式对学生有效,在陈老师看来,老师所经历的“累”也是一种收获。gjh江苏省大港中学

    在省港中,有着陈成这样思维的老师不在少数。这得益于该校长期以来坚持以“仁爱文化”为学校立魂,并通过创建“仁爱”党建品牌,以党内文化建设涵养学校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育人方向,使之释放强大的动力,在推进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协同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寞定坚实基础。gjh江苏省大港中学

    “学校党建的生命在于教育教学的融合。”省港中党委书记、校长仲伟贵表示。为此,校党委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以“仁爱”党建引领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建立了“仁爱”党建文化建设相关制度;依托校园公告栏、校信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形成立体化“仁爱”党建文化阵地。省港中的“仁爱”精神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祖籍丹徒的爱国华侨支显宗先生在该校设立奖学助教基金会,“仁爱”精神即生根发芽,薪火相传。该校积极倡导仁爱文化,激发师生仁爱情怀。“学生成长导师制”是该校近年来推出的一项重要教育教学举措,党员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外进行一对一的教育教学活动,突出个别化教育、个性化辅导。“学生成长导师制”推出后,学校操场上、办公室、走廊间,处处能见到师生在愉快地交流谈心,有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来自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高考前,该校组织党员教师开展“送教近班”的辅导,按照时间段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对临界生进行辅导答疑。持续20多天的“送教近班”活动,实现了师生间的无缝链接,也打通了高考备考主体对接的最后一米,点燃了教师和学生备考的激情。gjh江苏省大港中学

    省港中毕业生周煜在别人捐赠给他治疗白血病的受赠款中拿出了三万元,去资助另一位准备接受化疗急需用钱的19岁学生。他的做法赢得了社会赞扬。这与该校一贯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分不开。在“仁爱”文化的熏陶下,学校每年都有百名左右的学生受到省、市、区级表扬,走出了全国“最美中学生”赵文寅、省“美德少年”徐爱等一批港中学子。gjh江苏省大港中学

    “仁爱之心是教师职业所需,更是一名党员先进性的体现。”这是一名普通青年教师的心得。在省港中,党员教师“亮身份、树形象、做贡献”,践行“仁爱”精神的事例比比皆是。杜广程老师从教20年,不断在挑战自我,先后任教小学、初中、高中,永远做一个“新”老师,用行动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吴春乔老师连续3年资助班级上贫困学生,直至其考上大学。在“仁爱”党建的引领下,一大批党员教师茁壮成长,成为教师标杆。涌现出包括全国优秀教师仲伟贵、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叶忠明、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庄红君、省师德先进个人许映峰、市优秀共产党员蔡燕如等在内的模范人物。2017年,该校物理教研组获得市级“党员示范岗”荣誉称号;“仁爱文化助力港中学子筑梦高远”被评为2017年教育行风建设十大亮点。该校还将“仁爱”党建品牌建设列为学校党建研究课题,加强理论研究,进而增强“仁爱党建”品牌文化辐射作用,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发挥积极影响。“‘仁爱’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省港中立校之魂。校党委将以创建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为契机,把仁爱文化及其独特魅力贯穿于学校的发展之中,使得学校师生人格相互吸引,价值观相互认同,文化相互濡染。”仲伟贵如是说。gjh江苏省大港中学

gjh江苏省大港中学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市委书记马明龙检查我校高考考点准备工作
市委书记马明龙检查我
载誉归来,赓续辉煌---我校再夺镇江市“书香少年”辩论赛桂冠
载誉归来,赓续辉煌---
我校宜人少年合唱团喜获镇江市第四届金山合唱节银奖
我校宜人少年合唱团喜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